被外國人發現的瀨戶內海
「瀨戶內海」這個稱呼誕生於距今80多年前。其實賦予這個名字的是當時造訪瀨戶內海地區的歐洲人,源自他們所說的「The Inland Sea」翻譯而來的。可以說就是因為這樣的美景在其他國家很難見到,所以只有來自海外的遊客才能發現這裡的美麗之處吧。
<費迪南・李希霍芬男爵>(1833-1905)
德國的地理學家・探險家。透過研究調查中國,定義並命名「絲綢之路」的人。
<李希霍芬對瀨戶內海的評語>
「綿延在這寬廣世界裡的優美景色,是世界上任何美景都比不過的吧。在不遠的將來,這裡一定會成為世界上廣受美譽的景觀之一,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造訪。」
擁有90多年歷史的瀨戶內海最古老的觀光地圖
這幅瀨戶內海的鳥瞰圖,是為了日本大正16年(1927年)1月1日發行的大阪每日新聞的附錄所製作。這張觀光地圖涵蓋各地的歷史與風土人情,以大膽風趣的風格描繪出作者親身實地探訪調查精選出的遊覽勝地,發行當時大受歡迎。至今仍然實用的觀光地圖在當時竟然是買報紙就能得到的附贈品,一想到這邊就十分羡慕當時買到這期報紙的人。
※摘自/吉田初三郎「日本鳥瞰中國四國大圖繪」(廣島縣立圖書館藏)
※照片提供:ADPLEX
衝擊感官的特別之旅。瀨戶內海觀光船的魅力!
瀨戶內海觀光船的樂趣在於,能夠在時間緩慢流逝的空間裡享受日本美景的千變萬化。從簡單的用餐式觀光船,到可以過夜數晚的出租遊艇,在這裡為大家介紹幾艘非常值得推薦的瀨戶內海觀光船。
日本最大的用餐船魯美奈斯神戶2號,最多可容納1000人,是日本國內最大級別的餐船。有包括簡單的午餐行程等各式各樣的觀光行程可以挑選。
連結神戶與淡路島的明石海峽大橋,全長3911公尺,是世界最長的吊橋。站在甲板上抬頭仰望正上方的明石海峽大橋,是穿越明石海峽的觀光船行程最精彩的部分。在這裡經常能聽到來自海外遊客的讚嘆聲。
仿照法國的豪華遊船諾曼第號製作而成的「魯美奈斯神戶2號」,因為有巨大堅固的船體,在海上十分平穩,遊客可以悠然自在地享受在船上的時光。內部全是裝飾藝術風格,從入口處的大廳,到船內每個房間的構造都很寬敞舒適。
聽著多彩多姿的現場演奏,一邊享受遊覽風光的遊覽船神戶「協奏曲號」。在神戶harborland港口每天有四個航班,可以在旅程中的空閒時間搭乘看看喔!
唯一一艘能遠眺世界遺產「宮島」的餐船「銀河號」,提供從廣島市內到嚴島神社之間往返兩個半小時的悠然午餐之旅。餐船在大鳥居前會停留5分鐘左右。在海上參拜嚴島神社,是乘船觀光才能享受到的體驗。
如果想要租船遊覽的話,最推薦快艇。可以一面感受瀨戶內海的風浪,一面欣賞瀨戶內觀光船遊覽的獨特美景。由「日本帆船出租協會」提供的雙體船「龍捲風號」不容易搖晃,十分舒適。
特定路線的觀光船沒辦法做到的浮潛,如果包船的話,就不須受時間或行程限制,可以自由安排在船上的時光。
船內的寬廣程度超出想像中的遊艇大小。船艙裡有臥室和浴室等4到6個房間。廚房和客廳等設施一應俱全。
瀨戶內的觀光船遊覽專案持續規劃中!
以全世界第一的豪華郵輪為目標,代表日本的「海之七星計畫」的準備正如火如荼的進行中。以瀨戶內海為首,進行日本全國海域的周遊之旅,正計畫進行一些讓旅客的船上時光更加舒適的獨特設計。
擁有“漂浮在瀨戶內海上的小旅館”之稱的豪華渡輪──「Gantu」,將於2017年秋季開始運航。在Gantu上你可以享受與瀨戶內海融為一體的感覺,在寬敞舒適的房間裡邊享受上等的美食,邊遊覽瀨戶內海沿岸的名勝景點。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的瀨戶內遊覽船之旅。
瀨戶內觀光船遊的魅力在於,航線距離陸地和島嶼非常近,在美麗的夕陽映襯下若隱若現的連綿島嶼,橫跨在島與島間的宏偉橋樑,以及都市璀璨的夜景。不僅是單純的遊覽觀光勝地而是從海上來欣賞日本,可以發現陸上之旅所不能體驗到的風景。大家不要錯過這樣魅力滿點的瀨戶內遊覽船喔!
◆ルミナスクルーズ株式会社(ルミナス神戸2)
https://www.luminouskobe.co.jp/
◆株式会社神戸クルーザー(コンチェルト)
https://kobeconcerto.com/
◆瀬戸内海汽船株式会社(銀河)
http://ginga-cruise.com/
◆一般社団法人日本ヨットチャーター協会(ヨットチャーター)
http://www.jyca.jp/
◆両備グループ(海の七つ星プロジェクト)
http://www.ryobi.gr.jp/
◆株式会社せとうちホールディングス(ガンツウ)
http://guntu.jp/
喜歡這篇文章的話請按個讚
相關關鍵字
相關文章
本文採訪作者
Setouchi Finder Editorial Dept.
Hashtags
熱門關鍵字
美食
美食一覧飯店・旅宿
飯店・旅宿一覧藝術
藝術一覧遊船之旅
遊船之旅一覧自行車之旅
自行車之旅一覧「遊船之旅」排行榜
近距離觀賞鳴門海峽世界第一的漩渦!/「渦潮」觀潮船(德島縣鳴門市)

by Chiba Daisu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