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島從江戶時代開始便是當地鹽業及紡織業的中心,當歐美文化開始影響日本後兒島也感染潮流,1960年代製作出日本第一條牛仔褲,成為日本牛仔褲的聖地,許多品牌皆從這條小巷揚名國際,讓日本從國外牛仔褲代工成為可擠身國際品牌的重要推手。
兒島牛仔褲街的前身 原來是學生制服工業
兒島之所以成為牛仔褲街,最初是製作學生制服起家,據說岡山許多學校的制服、上班工人的衣服都是從這裡製作而成。隨著消費型態改變,購物中心與車站出現後,這條街道原本繁華的商店受到影響,逐漸沒落。
直到「桃太郎牛仔褲」(MOMOTARO JEANS)的品牌創立後,夾帶著地方紡織背景,打出「日本也要有」屬於自己的牛仔褲,「牛仔褲街」的發想,就在當時地方振興規劃中成立,成功轉型、街道再造,甚至被總理安倍經三譽為商店街活化的先驅。
大開眼界!牛仔褲的藍也能成為冰淇淋的口味
除了各種樣式的牛仔褲外,當地更研發出各種與牛仔褲相關的商品,如牛仔褲花紋的接駁車、牛仔褲藍的漢堡等,都成功吸引「牛仔褲迷」前來嘗鮮。其中咖啡店「RIVETS」則是獨家研發出「牛仔褲」冰淇淋,把冰淇淋外觀呈現藍色,嚐起來略有香草氣息,非常對牛仔褲迷們的胃。老闆娘說表示,手工染牛仔褲的藍葉,又稱寥藍,是天然的染劑。由於藍葉是可食用的材料,突發奇想加入冰淇淋,於是呈現淡淡藍色,再灑上象徵當地曾經盛產的鹽巴,呼應鹽業演變至牛仔褲街的歷史。
從一條牛仔褲到一支藍色冰淇淋,倉敷的商業頭腦與想像力皆在兒島獲得最完美的詮釋,也藉由布料與食物繼續與每個到訪的旅客訴說這條街道的傳奇故事。
RIVETS
地址/岡山縣倉敷市児島味野 2-5-3
電話/086-441-9100
營業時間/11:00~16:30
休假日/週二
喜歡這篇文章的話請按個讚
相關關鍵字
相關文章
本文採訪作者
陳頤華(Eva Chen)
曾擔任報社編輯、國際NGO組織企劃,大學畢業後與朋友共同創⽴立「黑潮文化」,首創台灣第一本中文撰寫的日本文化誌《秋刀魚》,販售中國、香港、星馬等華文市場。致力將臺灣文化推向國際,積極與日本搭建文化橋樑,讓更多人看見臺灣青年的活力。
Hashtags
熱門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