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島牛仔褲街(Kojima Jeans Street) ─ 用世界上最好的丹寧布編織歷史

一間小巧但令人印象深刻的日本藍牛仔褲博物館

一間小巧但令人印象深刻的日本藍牛仔褲博物館

在兒島牛仔褲街靛藍色的柏油路上,以前店面留下的鐵捲門被增添上了彩繪。

在兒島牛仔褲街靛藍色的柏油路上,以前店面留下的鐵捲門被增添上了彩繪。

由真正的日本藍日產丹寧布所製成的牛仔褲迷你模型。

由真正的日本藍日產丹寧布所製成的牛仔褲迷你模型。

桃太郎牛仔褲的購物樓層。

桃太郎牛仔褲的購物樓層。

桃太郎牛仔褲的工匠正在使用一台古典的手動紡織機編織丹寧布。

桃太郎牛仔褲的工匠正在使用一台古典的手動紡織機編織丹寧布。

日本第一家牛仔褲製造商 Big John 的入口

日本第一家牛仔褲製造商 Big John 的入口

你永遠無法猜到我在造訪日本兒島(Kojima)的牛仔褲街(Jeans Street)時發現了什麼。關於牛仔褲街 ─ 還真的有點秘密。到頭來,其實和牛仔褲沒什麼關係。說起來,甚至跟丹寧布也無關。

那到底跟什麼有關?

簡單來說,這一切關於的是他們如何將數世紀以來的日本傳統工藝以時髦又具現代感的手法重新詮釋。

讓我說明一下。

於十六世紀由填海而成的岡山(Okayama)縣兒島,其土壤被證實鹽分過高不宜種稻,因此當地農民改為種植棉花。蓬鬆的白色花朵使岡山的紡織工業興起,生產出全國最好的棉製品。

然而,隨著20世紀初合成纖維的崛起,加上服裝趨勢也逐漸偏離傳統的日本服飾,岡山發現他們得採取新的路線。由於值勤完的美軍穿著藍色牛仔褲的休閒形象呼應人們戰後的情懷,丹寧布因此成為一線生機。

1965年,Big John 在小島生產出第一條日製牛仔褲,成功熱銷。不久,更多的日本牛仔褲製造商也來搶這個市場,新上陸的靛藍帆船隨風而來,讓一度垂死的岡山紡織工業又得以從淺灘中浮出。

走在街上,我忍不住對他們呈現牛仔褲主題的巧妙手法莞爾一笑。從自動販賣機到公共煙灰缸等所有東西都裹上了丹寧布花樣,而街道上用丹寧布來當暖簾(noren)(懸掛在商店入口上方的傳統短窗簾)的店家還不只一個。

然而奇妙的是,牛仔褲街於2009年11月開張時,曾只有三家店 ─ 桃太郎牛仔褲,Dania Japan和Womb。

兒島商會的資深幹事 Toshiharu Suesa 笑著說:「剛開始的時候,在這條長長的街道上除了三間店其餘都拉著鐵捲門。 「對於那些不是牛仔褲愛好者的遊客來說,可能會感到有點失望。」

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遷入,牛仔褲街也越來越著重於將丹寧布做為特色,一切都改變了。在短短的8年時間裡,小島牛仔褲街從每年6000名遊客成長到超過15萬人,而這個數字還在增加。

為應對外國遊客的湧入,小島商會正在開發英文地圖,一些商店甚至為員工提供英語培訓。此外,三分之一的商店是免稅的,其他店家很快就會跟進。

「現在的問題不是商店不夠,而是能當店面的空間不夠」Suesa 感嘆道,「但原因不是你想的那樣」。

昭和時期(1926-1989),現在這個被牛仔褲街佔據的地區,叫做味野商店街(Ajino Street),曾是一條擁有200多間店面的繁華商店街。然而歲月變遷,隨著商場和百貨商店的普及,加上越來越多的小鎮居民遷往大城市,生意一落千丈。不久之後,味野商店街上的店家都關門了。

就在這個時候,當地的牛仔褲製造商決定取得所有權。

「不過,因為這是一個舊式的商店街,所以許多店面都跟住處結合在一起 」Suesa 解釋道。「即使商店停業後,仍有許多人住在這裡。他們住在後面的房間或樓上,很多人因為不想被打擾而拒絕出租店鋪。」

時至今日,400米長的牛仔褲街上有38間商店在營業,每年約會增加5家。機緣之下,沿著牛仔褲街謹慎保存下來的昭和時代建築,正好讓人得以一窺牛仔褲第一次上市時的日本看起來是什麼模樣。雖然那些舊昭和時代的銀行和郵局大樓已被改建成商店。另一方面,為了讓空下來的地方熱鬧些,一些屋主也同意讓他們的鐵捲門塗上牛仔褲主題的彩繪。

然而,空間限制並不是想在牛仔褲街上開店的商家會遇到的唯一阻礙。這裡只有提供高級日製丹寧布的牛仔褲製造商才能申請。這意味著牛仔褲街上的每一家商店提供的都是高品質的材料,獨特的加工技術,以及世界一流的工藝。

若是想要客製化的丹寧織品,桃太郎牛仔褲有提供量身打造的牛仔褲,可於他們在牛仔褲街的商店裡直接購買。這些訂製的丹寧布樣品需要30~45天的時間才能完成,所以大多數的遊客下訂單時需先支付國際運費。由於桃太郎牛仔褲隨時都至少有一名講英語的工作人員值班,理論上來講,即使不會說日文也可以訂購客製化商品。

然而,即使是牛仔褲街上輕易找到的現成牛仔褲,也足以使你確信,日本生產的丹寧布能享譽全球確實是當之無愧。

「日製牛仔褲與其他地方牛仔褲之所以不同,在於日式的思考模式」,位於牛仔褲街的一家牛仔褲公司 Soulive 的負責人 Masato Tanaka 指出:「如果你向日本的製造商訂購100條A級的牛仔褲,他就會生產100條A級的牛仔褲。但如果你向日本以外的製造商訂購100條A級牛仔褲,他會製作120條,而其中100條是A級。這就是令日製牛仔褲之所以獨樹一格的完美主義。」

當我沿著牛仔褲街入口處褪色的靛藍柏油路走回去時,我深深地欽佩著這個丹寧社區的熱情和奉獻精神,他們創造了這樣一個空間來鋪設 ─ 及頌揚 ─ 他們的工藝。在多半都蓋著鐵捲門的大街上,營業中的店面就像牛仔褲上的鉚釘一樣閃著光芒,我經過一個櫥窗時,瞥見一個男人對著他同行夥伴剛試穿上的牛仔褲讚許地點點頭。

每個牛仔褲愛好者都知道,最好的牛仔褲可能需要數年的時間才會完全磨破。布料上隨著時光累積的褪色和摺痕成為了穿著者和製造它們的工匠之間的共同創作。這一切再自然不過了,一條致力投入於牛仔褲的街道應該也經歷了同樣的歷史進程。

影像及文字由 Peter Michel Chordas 所提供

附加資訊
地址:岡山縣倉敷市兒島味野兒島牛仔褲街
電話:+81-86-441-9127(兒島牛仔褲街行政辦公室)
http://jeans-street.com

檢視較大的地圖>

喜歡這篇文章的話請按個讚

相關關鍵字

相關文章

本文採訪作者

Hashtags

熱門關鍵字

「土產.伴手禮」排行榜

還有更多「土產.伴手禮」相關文章

おみやげ一覧

Features

特集

特集一覽
PAG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