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向廣島縣的大海時,你總會看到一些竹筏漂浮在瀨戶內海平靜無浪的水面上。架有起重機的漁船沿著一艘又一艘的竹筏航行,然後返回他們的臨時碼頭。這些是廣島的牡蠣養殖業者。他們從竹桿上垂下繩索深入水中養殖一批批鮮美多汁的牡蠣。
一整年裡,他們都要不停地在港口和河口周圍操控竹筏,將牡蠣浸泡到營養密集的水域當中。十一月到三月的期間,則有滿滿的牡蠣要採收。在收成時牡蠣的傳送帶會沿著海岸線上下移動。當地的女士或者阿姨們一整天都得穿著工作服幫牡蠣去殼。
或許在方法上會有些改變或進步,但數百年來牡蠣養殖業都是廣島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廣島最早的牡蠣養殖記錄可追溯至16世紀。如今,廣島縣已是日本最大的雙殼貝類生產區,年採收量超過2.5萬噸,佔日本全部產量的60%。
你一定得試試他們的牡蠣,特別是你如果在牡蠣季來廣島的話。不過你可能會有點驚訝。以為在一個以壽司和生食聞名的國家,食用牡蠣時也應該無異於此。但你會發現,看到他們油炸、裹成天婦羅炸、裹上麵包粉炸、清蒸或是燒烤的頻率,絕對比你看到他們直接從殼裡生吃要來得多。話雖如此,近年來也有越來越鼓吹生吃的趨勢,鈴木生蠔養殖場(Farm Suzuki)的鈴木隆(Takashi Suzuki)就是其中一位先驅。
他在瀨戶內海美麗的大崎上島(Osaki Kamijima)經營著他創新的牡蠣養殖場和餐廳。
「我們養殖的牡蠣都是為了生食用的。」 ,鈴木解釋說:「它們比你在日本常見到的牡蠣小一點,讓你可以完美地一口吞下。」
在東京出生長大的鈴木,曾在水產大學校(National Fisheries University)念書,之後進入了一家從東南亞進口冷凍蝦的貿易公司。
這位野心勃勃的企業家說:「即使我在公司工作,仍舊一直夢想要在日本生產我自己的優質牡蠣,並將它們出口到世界各地。」
他辭職後,著手實現他的夢想。他決定到最好的地方學習,於是前往法國大西洋沿岸著名的牡蠣養殖區馬雷訥-奧萊龍(Marennes-Oléron)。這個地區出名的是,他們會在鹽灘中挖出特殊的牡蠣池,並在裡面熟成牡蠣。這些暴露於藍色舟形藻之中的牡蠣,會產生獨特的風味與色彩。
在從歐洲考察回來後,鈴木走遍了日本的各個角落,只為尋找完美的地點展開他的新事業。他一路找到了大崎上島的北端。有一區的人造湖在江戶時代(1603年至1868年)曾被拿來當作鹽田使用,而且那一帶的養蝦業最近幾年正好在休耕中。實在太完美。他隨即成立鈴木養殖場,開始在瀨戶內海養殖起最優質的牡蠣和蝦。
「當我在法國看到生長在鹽田裡的牡蠣時,我就想在日本嘗試類似的東西。這是培育貝類的最佳環境」,鈴木如此說道。
這些湖泊的淺水深度讓光線能夠穿透至水中,創造出的環境最適合培育浮游植物─ 也就是牡蠣最喜愛的食物。除此之外,他還將來自周圍山川的流水與從觀音峰(Mount Kannonmine)湧出的新鮮泉水結合起來,稀釋湖里的海水鹽分。
「通常海水的鹽度是3.5%,但是在這里大約會減少2%。這是關鍵,因為它可以讓我們培育出一種不同類型的浮游植物,是你在海裡找不到的」,鈴木這麼解釋。「牡蠣和蝦食用了這種浮游生物後,會變得更美味。」
此話確實不假。在鈴木養殖場嚐到的牡蠣,完全沒有生牡蠣常有的強烈、有時甚至是刺鼻的海味。這裡的牡蠣嚐起來更細膩、更濃醇,而且味道一致。
養殖場內有一家餐廳,專門提供給愛追求新鮮度的顧客。許多旅客遠道而來,專程來拜訪養殖場、參加鈴木養殖場的導覽,還有大啖餐廳裡的牡蠣、蝦和紅酒。是每個狂熱的美食家都不可錯過的行程。
鈴木說:「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到這個美麗的環境品嚐我們的生牡蠣。」「我相信,當他們看到牡蠣在一個受到隔絕保護、大幅減少污染風險的湖裡生長後,一定會感到比較放心。」
帶著平靜的心情,愉快地參觀鈴木養殖場,並沉醉於這個田園島嶼的氣氛之中,但同時也不要忘了大啖海產。
影像及文字由 Tom Miyagawa Coulton 所提供
喜歡這篇文章的話請按個讚
相關關鍵字
相關文章
本文採訪作者
Setouchi Finder Editorial Dept.
Hashtags
熱門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