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第一次見到距離廣島市只有一小段公車車程的岩國錦帶橋時,你可能會覺得它看起來有些突兀。
我說真的 ─ 這樣一座夢幻又莊嚴的橋樑怎麼會在一個低階鄉下大名(注1)-農村貴族-的領地裡呢?
注1:「大名」是日本封建時代對一個較大地域領主的稱呼,由名主一詞轉變而來。
所以我決定去那裡了解原因。
原來是領主吉川廣家(Hiroe Kikkawa),在1608年岩國城(Iwakuni Castle)建立不久後,決定建一座橋樑,將他別緻的新家與相鄰的河岸連接起來。雖然他的計劃很牢靠,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的橋顯然不牢靠,因為建好沒多久就被洪水沖走了。他建的下一座橋也步入相同的命運。之後的橋也一樣。
持續了好一陣子後,繼任領主吉川廣嘉(Hiroyoshi Kikkawa)終於下定決心要建出一座屹立不搖的橋,因此於1673年全新打造出一座更堅固的橋樑。這次用的是石墩而不是木頭,造出來的“防洪”結構堅固又美觀,而且所費不貲,然而可惜的是,它隔年就被沖走了。
(不得不說,這個地區的洪災相當嚴重。)
不過,如果說需求乃發明之母,那執著便是使發明實現的推手。領主吉川下令,建橋的家臣們不要再搞砸了,該認真面對這座橋的問題,他們為此徹底重新設計了整個結構和使用的石墩,建造出一座他們很肯定這次不會再被沖去其他地方的橋樑。為了維護新橋,領主吉川徵收特別稅,並下令定期修補橋的每一部分。
由此而生的橋樑於1922年被指定為國家史蹟名勝,以橋身上眾多的創新設計著稱,作為封建時期的建築實例有著獨樹一格的特色。首先,橋的墩距形似羅馬拱門,利用重力來增加承重的強度。
此外,錦帶橋採用了六種不同的日本木材,獲選的每種木材都有其獨特的優勢。雖然有些傳聞聲稱錦帶橋在建造時“沒有用到任何一根釘子”,但事實上,建造過程中使用了各式各樣的工法,包括某些部分採用了傳統的木榫連接法(也就是不用釘子),有些部分則使用到了特殊鍛造的釘子。
領主吉川委任的設計總共維持了276年,直到最後毀於自然現象與人為疏忽的共同力量。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不易維護的錦帶橋,由於戰時的損失,在衝突期間已不再進行維護。而凌駕於這個問題之上的是 ─ 或者準確來說是在它之下 ─ 美國占領軍從錦川河床運走了大量的礫石,為附近的美國海軍陸戰隊航空基地建造跑道,因此鬆動了橋樑的石墩。導致錦帶橋在1950年被颱風凱西亞襲擊時坍塌。
三年後錦帶橋重建,恢復了昔日的美景,同時也改善了設計的強度和耐久性。石柱內藏有現代混凝土和鋼架製成的支柱,現在可以確定錦帶橋將得以於世世代代屹立下去。
錦帶橋的美感在重建過後也絲毫不減,在各個季節都是出色的觀光景點。春天,超過3000棵的櫻花樹會以粉紅色的花雲佈滿周圍的河岸;夏天,藍色的天空會映照在清澈的水面上;秋天,紅葉會吸引日本各地的遊客前來;冬天,你可以見到這座橋被白雪覆蓋。
走過錦帶橋如山丘般起伏的拱型橋面,碰觸著歷史的每一步都令人感受到獨特的欣喜。想到幾個世紀以來這座橋遭受到如此多次的毀滅與重生,就令人自覺渺小 ─ 它的木板被沖走,就重新再裝上去;它的底架崩解,就重建得比以往更牢固。
不過,我發現除了錦帶橋之外,還有其他的理由讓你應該來岩國走一遭。
在橋上晃了一趟後,我肚子餓了,決定去東岸一家叫做平清(Hirasei)的餐廳。幸運的是,他們的菜單以一種名為Iwakunizushi(岩國壽司)的料理為主,這是該地區特產的一種緊密壓制的壽司。
將一層層的米、魚、蛋和蔬菜裝入木製的容器,以石頭的重量(有時壽司師傅還會站在蓋子上!)壓製而成,每一個色彩斑斕像方形蛋糕般的岩國壽司都散發著節慶的氣息。
二樓的座位能欣賞到橋樑的壯麗景色,平清是一個可以同時享受視覺與味覺的理想地點。
它為我造訪這座絕美之橋的行程畫下完美的句點 ─ 並提供了一個美味的方式來體驗日本史上令人好奇的一章。
影像及文字由 Peter Chordas 所提供
喜歡這篇文章的話請按個讚
相關關鍵字
相關文章
本文採訪作者
Setouchi Finder Editorial Dept.
Hashtags
熱門關鍵字
美食
美食一覧飯店・旅宿
飯店・旅宿一覧藝術
藝術一覧遊船之旅
遊船之旅一覧自行車之旅
自行車之旅一覧「藝術」排行榜
到高松怎麼可以不來這!栗林公園適合清晨去的五個理由/栗林公園(香川縣高松市)

by Hori Mado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