円教寺(Engyo-ji Temple)─ 書寫山(Mt. Shosha)上的坐禪體驗

 在纜車短短的車程中提供了完美的視野欣賞四周豐富的大自然。

在纜車短短的車程中提供了完美的視野欣賞四周豐富的大自然。

 用心製作的蕎麥麵。

用心製作的蕎麥麵。

 有足夠的空間來休息並欣賞寺廟的建築聚落。

有足夠的空間來休息並欣賞寺廟的建築聚落。

 紅葉鮮豔的色彩是視覺上的盛宴。

紅葉鮮豔的色彩是視覺上的盛宴。

 建於大自然中的寺廟,顯得更為寧靜。

建於大自然中的寺廟,顯得更為寧靜。

 大講堂作為教學與冥想的場所有著悠久的歷史。

大講堂作為教學與冥想的場所有著悠久的歷史。

從姬路站搭一小段巴士和纜車上山後,即可抵達坐擁數座佛教和神道教建築美麗的書寫山。其在966年被認定為佛教的主要基地,圓教寺的名稱也是出自這整座覆滿遺址、建築及虔誠雕像的山峰。

我被發派到兵庫的荒野地帶,直到現在才開始意識到,我能在這個完美的時間點逃入大自然,是多麼的幸運。就在我想著除此之外沒有更好的地方能消除大都會的壓力時,我對這個擁有1,000年歷史的遺跡感到好奇不已,並在腦中忙著思考接下來將會有怎麼樣的體驗。

纜車爬升時,我凝視著山峰,嚮導的解說逐漸融進背景的噪音之中。我將注意力轉而放在下方茂密的森林上,每隔一段時間就檢查視野,以確保能拍出好照片。周圍的鳥鳴聲讓我在腦中迅速回想起,我曾路過一個列有當地鳥類品種的大型看板。緊接著 ─ 成功想起。在樹葉的縫隙間,我發現了一個毛茸茸的尾巴,很快就看出那是一隻野鹿的。不久之後,我們抵達了山頂。

踏上一條木造走道,通往封閉式的室外舞台,我跟著寺廟的幹事兼總務處長Shunyu Kaneko,穿過拉門,前往一座巨大的木造建築。目前的版本可追溯至500年前,是在原本的建築於火災中燒毀後重建的。

穿過另一扇門時,我發現自己正盯著一尊靜坐冥想中的巨大金佛的臉龐。光線經由木窗上的小方格,以及我們身後略微半開的門進入。

「佛陀坐在中間,所以人們可以圍著祂冥想」,Kaneko解釋道。我被帶著慢慢繞了這個龐大的存在一圈,祂在黑暗中閃耀著金色光芒,彷彿捕捉到了每一束進入這房間裡的光線。

Kaneko 示意我走向木地板上的一個墊子,問我是否想開始體驗坐禪。有趣的是,在過去的兩天裡,每個和我聊過坐禪的人都告訴我,如果我的腦袋不好好集中注意力,僧侶可能會拿東西重擊我的肩膀。

但是,我的體驗卻大不相同。重點是姿勢和呼吸。除了樹葉間的風聲,外頭年邁遊客的聲音,以及我身下老舊木板紋理上反射的光線之外,沒有任何外界的刺激。

在學會如何正坐後 ─ 雙腿交叉,雙手垂放在我的膝蓋上,姿勢稍微向前傾,視線朝下(換句話說,就是模仿面前巨大雕像的完美姿勢),我準備好了。兩片木板拍擊的聲音示意我開始。

前面三到四次的深呼吸在吸氣和呼氣之間停頓了很長時間,但很快地我們就定下了一個規律的節奏。雖然要記住如何呼吸和正坐讓我有點緊張,但最後終於放鬆下來,以規律的模式用鼻腔吸氣和呼氣。

漸漸地,我的知覺從身下延伸出去的木紋,轉為跟隨起從門口落下並遍及整個房間的光線。

專注在保持正確的姿勢和呼吸上時,我的眼裡慢慢開始充滿水份。持續這個狀態幾分鐘後,水滴滑落我的臉龐 ─ 即使我一直都很平靜。我沒有停下來,不太明白究竟發生了什麼事。這是從哪裡來的?當然,眼淚往往使人聯想到悲傷,更甚於喜悅,於是我開始回顧過去7年來所累積起來的大量情感事件,但決定我也許該好好思考而不是試圖找出解答。

Kaneko 又將木板甩在一起,並敲響了鐘聲,讓我抹去眼睛和臉上的鹹水。沒有任何的話語,只有沉默。

不確定Kaneko 是否看到了我的眼淚,我問他人們是否都會在結束後談論自己的體驗。但似乎不會。在離開黑暗的房間並穿過巨大的舞台後,我們走上山。金子樂於傾聽我分享自己的體驗,以及我高聲探究我在金佛昏暗的房間裡流下的淚水背後可能有哪些意義。

繼續上山,他告訴我大多數的人不會冒險爬到山頂。樹木茂盛,充滿各種鳥叫聲,我想不到除了爬更高之外,還有什麼更好的方法可以讓自己遠離其他好奇的遊客。我強烈渴望更加深入秋天的色彩。離開步道,踏上土壤和樹葉後,我們改談起常出現在山上安靜地點的是哪種類型的人。我發現自己進一步陷入反思。

當我們沿著崎嶇的山路下山時,我回想起我們先前談到貓頭鷹、鹿、野豬、飛鼠以及最近進入的浣熊摧毀了多少這裡的自然環境,我注意到我已經不再尋找動物的蹤跡。我陷入沉思,並不發一語。突然間,我渴望回到寺裡留宿一晚 ─ 但我甚至還沒離開。

影像及文字由 Julian Littler 所提供

附加資訊
書寫山圓教寺 Shoshazan Engyo-ji Temple
地址:兵庫縣姬路市書寫 2968
電話:+81-79-266-3327
http://shosha.or.jp/_en/

檢視較大的地圖>

喜歡這篇文章的話請按個讚

相關關鍵字

相關文章

本文採訪作者

Hashtags

熱門關鍵字

「藝術」排行榜

還有更多「藝術」相關文章

藝術一覧

Features

特集

特集一覽
PAG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