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人的手藝+陽光=小豆島的素麵/真砂喜之助製麵所(香川縣小豆郡)

說到「素麵」就讓人忍不住想到夏天的風景,但是大家知道,其實冬天才是素麵生產期的最高峰嗎?
這次要介紹的,就是有名的「小豆島の手延べ素麺(小豆島手延素麵)」。

5287

小豆島的素麵和「揖保乃糸(*1)」、「三輪素麵(*2)」並稱日本三大素麵。起源可以回溯至400年前的江戶時代。
據說是小豆島池田地區的居民在從伊勢神宮遶境(*3)的回程經過奈良縣的三輪,
在那裡學習了素麵的製造方法,並將這個手藝帶回了小豆島。

*1 揖保乃糸:いぼのいと,兵庫縣手延素麺協同組合註冊的手延素麺商標
*2 三輪素麵:みわそうめん,以奈良縣櫻井市為中心的三輪地區所生產的素麺,三輪地區也被喻為素麵的發源地。
*3 伊勢神宮遶境:お伊勢参り,江戶時代開始,以三重縣的伊勢神宮為目標的集團遶境。

這次接受我們採訪的「真砂喜之助製麵所」,是一間在小豆島有百年歷史的製麵所,
目前是由第三代的真砂博明先生、第四代的淳先生和兩位的太太,共四個人在經營。

小豆島的製麵產業一直以來都是家族企業為主,所以現在我們看到的製麵所也多半都是家族經營。
只要家裡有人沒辦法上班導致人手不足,偶爾就會出現一整天都沒辦法出貨的狀況。

素麵的製作,要從天還沒亮的凌晨三點左右開始直到黃昏,是一個十分漫長的工程。
從攪拌小麥粉、鹽和水這個最初的手續,到裁斷乾燥的麵條為止就要花上一天,
直到隔天將麵條結成一束一束後裝箱才算大功告成。

我們來採訪的時候,正好碰上老闆們在「ハタづけ(hata-zuke)」,也就是將熟成麵條拉長後,用叫做「ハタ(hata)」的道具晾起來的這個步驟。

5286

這個動作叫做「はしいれ(入筷)」,是用筷子輕輕的將黏在一起的麵條撥開的技巧。
這些機器做不來的細節,都必須靠職人慢慢仔細地做調整。

5285

用「ハタ」晾起來的素麵要經過日曬來讓它們乾燥。
而小豆島少雨的氣候,正是最適合日曬的土地。
沐浴在太陽光下的素麵綿延不絕,看過去如同藝術品一般的美麗。

5284

5283

走進素麵群們,小麥粉和麻油的香味撲鼻而來。
使用了島上特產・麻油的做法,正是小豆島素麵的特徵。

5282

在充份的日曬下乾燥的麵條,經過再次乾燥、裁斷、捆束後,就是我們平常看到的樣子了

5281

這就是被稱為「真砂喜之助製麵所」三兄弟的商品。
「細麵」、「粗麵」、「節麺(*4)」。

*4 節麺:ふしめん,是為了讓手延麵乾燥而掛上棒子時產生的彎曲部分。

5280

這個新穎的包裝,是三年前在第四代傳人的提議下重新設計的。
跟以前的盒裝比起來,現在的包裝設計和尺寸可以讓人買的更沒有負擔。

離開製麵所後,順道去了個可以吃到「真砂喜之助製麵所」素麵的地方。
就是在小豆島池田港附近的「ポンカフェ(PON CAFE)」,這邊可以吃到使用了粗麵的「豆乳坦々お素麺(豆漿坦坦素麵)」。
完全不使用肉、魚,只用了麻油為底,再加上豆漿和中味增提為的湯頭,配上早已入味的粗麵,實在是太好吃了。

*5 中味增:味增以顏色區分為白味增和紅味增,而中味增就是介於兩者之間的味增。

5279

來小豆島採訪的這天,還是個氣溫偏低的日子,
但是經由職人細膩的手藝作出的素麵一下肚,整個人身心靈都瞬間暖和了起來呢。


真砂喜之助製麺所
地址/香川県小豆郡小豆島町池田2484-2
電話/0879-75-0373
網站/http://www.kinosuke.net/

檢視較大的地圖>

喜歡這篇文章的話請按個讚

相關關鍵字

相關文章

Hashtags

熱門關鍵字

「土產.伴手禮」排行榜

還有更多「土產.伴手禮」相關文章

おみやげ一覧

Features

特集

特集一覽
PAGE TOP